新聞稿 2015年3月24日
教協會就近日教育界極度關注及爭議的題目,約晤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要求當局回應,並提本會要求,討論議題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項:
(1) 升中學生持續下降,已有逾十所中學僅開一至兩班中一,今年每校中一每班最多只減一人,而明年減派方案及「三保措施」保留超額教師的措施也完結。
本會要求當局:
- 預估今年中學的收生及縮班情況,確保中學整體穩定。
- 2016學年繼續減派,以區本形式減派2至3人。
- 參考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延長超額教師保留期。
(2) 就日益增加的內地交流團,本會要求當局回應:
-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資助學生於就讀中、小學期間分別最少到國內交流一次」,本會關注有關建議對學校、教師及學生是否有強制性,認為持份者應有選擇權,並且不應只限國內交流。同時,中小學界普遍認為建議嚴重脫離現實,遠遠超出學校和教師的承受能力。
- 現有內地交流團撥款機制欠透明度,當局必須防止撥款機制出現利益衝突。
- 制訂學生在內地交流團中若遇上各類意外的緊急危機處理機制及保險等。
(3) 就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日前高調提出「教師北上完成一個月國情課才可入職」,要求當局作出回應。本會認為,香港師訓有完備的質檢系統,任何改變必須從專業 角度出發,讓師訓更趨至善,而不是通過由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更不應加上政治動機的內容,否則影響教育自主,令教師變成政治灌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