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與香港融樂會聯合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教協會於2007年4月份發出的問卷調查結果。是項調查是有關「少數族裔學童學習中文情況」前線老師意見調查,共有102位老師回應。其中包括34間小學及10間中學(目前本港共有143間政府資助小學及41間中學有收 取少數族裔學童,以此推論約有24%的相關學校回應),大部份回應者(83%)是主流學校(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中文科老師。是次調查是自2004年教統 局改變少數族裔學童小一及中一的派位政策後,較為廣泛的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
I. 少數族裔學童的中文讀寫能力與本地學童相差極大
- 83%受訪中文教師同意或很同意少數族裔學童的中文讀寫能力與本地學童相差很大,本地中文課程及教材並不適合少數族裔學童。
- 75%受訪中文教師認為少數族裔應學習與本地學童程度不同的中文課程。
- 78%的教師同意少數族裔應可選擇參加與本地學童程度不同的認可中文考試。
II. 前線中文老師在教授少數族裔學童時遇到極大困難而教統局支援又極之不足
- 85%的教師認為,教授少數族裔中文比教授本地學童遇到更多困難
- 中文教師遇到的困難包括:
- 教統局沒有給予適合少數族裔的中文課程指引 (76%)
- 教統局沒有給予適合少數族裔的考試指引 (76%)
- 老師難於自行編寫適合少數族裔的課程 (73%)
- 家長支援不足 (94%)
- 教統局的支援不足 (74%)
- 坊間沒有合適課本 (75%)
- 65%教師正使用與本地學童相同的課本教授少數族裔學生,18%教師表示會自行編寫校本課程。只有3%的教師表示採用與教統局合作編寫的校本課程。
III. 建議:
教協會及融樂會認為少數族裔學童面對極大的學習困難,教統局責無旁貸,也不能繼續漠視各方一致的訴求,兩會要求教統局:
- 擔起本地少數族裔學生中文學習課程的領導角色,即時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及發展一套有系統及貫穿小一至中五適合少數族裔學童的中文課程綱要/指引;
- 鼓勵及資助出版商出版相關課本及教材;
- 把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規範化,制成各階段的成效指標;
- 為少數族裔學童訂立清晰的考試方向及資歷認可,並設定具體的推行時間表;
- 對於少數族裔學童在中文學習的特殊需要,當局應依隨有其他特殊需要學童的資助模式,投放額外資源予兼收少數族裔學生的主流中文學校(Chinese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讓學校可以聘請少數族裔的老師/教學助理以增強與家長的溝通,或分派額外語文教師到相關的學校。
- 加強教師培訓;
- 盡快全面推行小班教學;
- 為已經或將開始招收少數族裔學童的主流中文中學(Chinese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作好準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