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公義的理性和情操
香港社會的狂亂躁動現象令人感到傷心難受,人們的兩極激化傾向嚴重,更可怕的是漸漸形成根深柢固的盲目心態,失去應有的理性和情操。環顧周遭,早已充斥著是非混淆的語言虛偽、劣質庸俗的語言污染、粗鄙惡毒的語言暴戾和巧言令色的語言矯情。
就過去一段日子多次論壇上所見,「佔中」三子中的戴耀廷和陳健民教授面對個別人士肆意的污衊,或者群眾惡意的攻訐,一直溫文有度的擺事實,謙和持平的講道理,堅守原則的解析論證,不慍不火,進退得宜,盡顯學者的修養功力。
筆者深信踐行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事固然不容退縮,須有膽色和勇氣,但是更必須有理性的支持和情操的流露。「理性」所指的是運用理智能力,經審慎推理和辯證而導向結論的思考方式;「情操」並非是一時情緒的併發或感情的宣洩,須經過沉澱積聚而有明確理念作為基礎的心理狀態。
聖經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清楚說明了彰顯公義行為同樣必須有憐恤、體諒和包容的心。胡亂揮舞公義的利劍既能傷人,亦可害己,且敗壞了大事。不卑不亢,沉著堅持,願與各位同工共勉。
出版部副主任 陳國權
頭條
教育‧權益
- 堅守專業原則,堅持正常程序 教協會對林慧思老師事件的立場 教協會
- 措施粗疏 分流錯配 評跨境學童派位新機制 本報記者
- 本會遺憾教育局結束資助中學教師提早退休計劃 教協會
- 權益與專業:如何處理公積金帳戶? 權益及投訴部
- 立法焦點:交代暑假期間的工作 葉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