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政治侵害教育
由暑假到開學,教育界可謂多事之秋,並未平靜。教育界內有津助學校轉制直資爭議、跨境學童分流措施失當、私校學生校本評核作弊以及中學面對縮班殺校陰霾等等,當中有政策的疏漏,也有人為的失誤。
而外圍政治大形勢對於教育的侵蝕和干預,最近也轉趨活躍,步步向老師進迫,業界絕不能掉以輕心。先有暑期林老師事件,當事人已道歉後,仍有組織開學後到其學校示威狙擊,後又有議員成立通識教育關注組織,倡議通識由必修改為選修,由必答改為選答,試圖將通識去政治化。之後再有團體要求老師申報政治傾向,讓公眾和家長分辨。
連串事件,明顯有勢力想由教育著手,希望教育服從政治,短期為舒緩施政困局,減輕政改泛民政治的能量;長期而言希望培養下一代成為政治冷感、盲目愛國愛黨的順民。
當極左政治勢力介入教育,粗暴干預學科課程和教師制度,以達一己之政治目的,乃是對教師專業的踐踏和侮辱,教育界必須團結起來,嚴加防範,抗拒壓迫。
出版部主任 梁德賢
頭條
- 中小學:加強減派力度 推動小班教學 教協會與局長吳克儉會面 本報記者
- 幼教:支援幼教 刻不容緩 本報記者
- 大專:促檢討學額回撥機制 憂人文學科邊緣化 本報記者
教育‧權益
- 葉建源聯同四區校長會代表就跨境學童提四大建議 本報記者
- 年青教師入職困難 教育專業恐現斷層 本報記者
- 立法焦點:爭取高考生報讀大專院校 獲得合理公平的考量 葉建源
- 見微集:復耕見微教學進步 趙志成
- 權益與專業:署任安排雜談 權益及投訴部
- 維權論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簡史 之十二 重建法制:1982憲法(二) 張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