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失職 教師承受?
本報上期批評教育局,在一宗小學教師涉嫌毆打學生的事件中,以校本管理之由置身事外。最近本會又發現有學校教師被錯誤計算薪金,及在編制沒有晉升職位下被誤升,因而被追討多付的薪金差額。今次教育局又再次卸責,回應指:「學校作為教職員的僱主,須按照所批核的編制進行聘任及晉升等事宜。」由此可見,教育局完全逃避最後把關的責任,把「校本條例」作為把關不力的護身符。
教育局既然一再強調要確保公帑運用得宜,那作為官僚體系,由審核教學人員編制、向學校發放薪金津貼、到監察學校聘用、晉升和改編教師職系等整個過程,教育局都應嚴謹貫徹執行。
因為整個程序,只有教育局才掌握最準確的資料和有經驗的專職隊伍去覆核。如今教育局在監察和覆核學校人事安排方面完全放軟手腳,遲遲才發現問題,追究學校和教師,對學校和教師都是不公道的。而業界新聘用、曾晉升和改編職系的老師,現時也人心惶惶,惟恐忽然有天被追討薪金。教育局應在合理時限內審視個案,確保不會再有同類事件發生。
此外,在這期間,相關教師由於被錯誤擢升或改編,已承擔了更繁重的工作和更重要的責任,如今被教育局追討多付的薪金差額,意味這段日子的工作是多勞少得,蒙受了損失。本會強烈建議教育局對這批受影響教師,有合理妥善的安排。
出版部主任梁德賢
頭條
- 中小:升錯職 加錯薪 拖得長 教育局把關不力 教師被追討鉅款 本報記者
- 幼教:零至六歲幼兒服務不足 難以釋放婦女勞動力 本報記者
- 大專:反對中大校董會條例修訂將學生列為「二等」校董 本報記者
- Protest Against the Political Suppression of HKUST PTU Reporter
教育‧權益
- 中小:穩定小學輔導服務 照顧學生成長需要 本報記者
- 大專:抗議馬雲六四冷血論遭驅趕 科大校方打壓學生言論自由 本報記者
- 立法焦點:檢討稅制 使香港更具競爭力 葉建源
- 見微集:過程回饋 趙志成
- 權益與專業:爭取改善「常額合約」的進展 權益及投訴部
- 拋磚集:教學語言系列之十二 跨科語言-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LAC) 之二 李金嘉倩
- 教育與法律:普通法中有關「政治灌輸」的 一個有趣案例(二) 余惠萍
- 維權論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簡史(之十四) 重建法制:體制改革的困境(二) 張耀良
- 關懷,讓學生獲得更多! 馮偉華
工會事務
副刊
- 偉華茶座:我們熟悉的 正在消失 馮偉華
- 風雨同行教協人:統一測驗的意義 林燕鳳
- 筆可言戲:世紀傳奇 舒盛宗
- 點滴通識:通識在身邊 王庭軒
- 癲福文化:參加佔中運動,會「被人利用」? 徐漢光
- 樂數晨夕:非必不可少 韓連山
- 幼教新姿:我的BEd畢業禮 陳杏英
- 寵愛有家:愛寵媽媽 馮潤儀
- 生活與健康:咽喉異物感 — 梅核氣 邵益彰
- 窗外小景:孤島,寧願 詩/攝影 陳中禧
- 教師園地:中文第二語言教學電子化 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