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孖寶」
沉寂了一時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又再次成為「風雲人物」。相信就算不是教育界人士,也有留意到吳克儉在上週有關老師應否在課堂向學生教授「佔中」的言論。從電視熒光幕所見,吳克儉一邊對著講稿,一邊木訥地向教師發出近乎恐嚇的「呼籲」,真的令人怒不可遏!暫且不評論他對「佔中」的看法,但從他假設老師會煽動學生參加「佔中」,已看出他不相信前線教育工作者會以專業的態度去教導學生。
作為一個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絕不會將個人的看法強加於學生身上,而是引導學生客觀分析事情,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看法。但是,吳克儉的講話中,已假設老師會向學生灌輸個人的價值觀,這是對教學專業的一種侮辱!這又令人想起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之前提出要改革通識科,甚至有人提出老師任教通識科前要申報自己的政治立場的荒謬建議,這一切都是源於對教育工作者專業的不信任!
令人氣憤的,其實不止吳克儉一人,還有教局常秘謝凌潔貞那個「不加派,難道要學生去廁所上課」的言論。她甚至批評校長反對加派只是希望政府增加資源,完全忽略加派會影響教學質素的惡果,這種對教育工作者的侮辱,比吳克儉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這對教局「活寶貝」繼續主導香港的教育,只會造成學生、老師、家長「三輸」的局面!
出版部副主任 何志偉
頭條
- 【中小】教育局高官連放厥詞
譴責吳克儉:恫嚇教師不要「佔中」 吳克儉踐踏教師專業自主 本報記者 - 【中小】教育局高官連放厥詞
謝凌潔貞:抹黑校長只為資源 謝凌潔貞推倒小班政策 本報記者 - 【幼教】幼教商品化 一再敲響警鐘 本報記者
- 【大專】譴責吳克儉踐踏教師專業自主 本報記者
- Talk with Prof Tsui Lap-chee About Our Tertiary Education PTU News Reporter
會務
- 理監事選舉通告 9:第十二屆(2014-2016年度)監事會互選職位
- 端午節休息啟事
教育‧權益
- 大專:徐立之:大學排名放眼世界 年青學者有新思維
——會長專訪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教授 本報記者 - 立法焦點:溝通之路障塞 校長反映無從 葉建源
- 見微集:自主學習:如何推行和制訂策略 趙志成
- 權益與專業:入職直資學校後不能保留公積金? 權益及投訴部
- 教育與法律:教師的謹慎責任 Duty of Care(四) 余惠萍
- 維權論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簡史(之二十)
刑事法律制度:「鎮、肅、反」的歲月 張耀良 - 「本地教師優先」原則不容妥協 本報記者
副刊
- 思議行:外遊的局長 葉建源
- 杏壇新知:讓愛與和平佔領…… 田方澤
- YOB教育:“YO B” 金浩暉
- 聽雨軒閑話:外公的琵琶 陳仁啓
- 430冰室:與學生共度「歡樂時光」 何志偉
- 陳言新語:談「同流合污」 陳國權
- 陋室雜記:成長,無奈! 蔡春梅
- 五常世界:五常法再探 霍立德
- 生活與健康:病向淺中醫——暗瘡 趙鎮強
- 窗外小景:鳥語 詩/黃昏雨 攝影/陳子愷
- 教師園地:見微知著——回首解詩小事 栩晉
- 【圖書夢‧教育心】系列8 — 改變世界,由改變自己開始(教協有為圖書坊創辦人 范建梅)
教師園地 歡迎投稿
- 字數限 800 字以內,來稿不限內容和文體。
- 來稿必須未經公開發表,請勿一稿兩投。
-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地址、聯絡電話。教協會員請附會證號碼。發表時可用筆名。
- 編者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不欲刪改,請註明。
- 來稿一經刊登,當奉紀念品以表謝意;如稿件不獲採用,恕不個別通知。如文稿寄出後四個月仍未刊登,可自行處理。
- 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刊登時可用筆名)、會員證號碼(如有)、聯絡電話,寄九龍旺角彌敦道618號好望角大廈8樓教協編輯部「教協報副刊《展懷》」。